top of page
IMG-6086.jpg

馬太鞍
濕地與人地互動變化

馬太鞍: Welcome
圖片1.png

馬太鞍濕地現況與利用

馬太鞍: About Me
IMG-6211.jpg

⾺太鞍重要濕地位於⾺太鞍溪與光復溪之間,為⾺錫山(標⾼ 1,192 公尺) 沖蝕、崩塌所形成⼀⼩規模山溪扇下⽅之低淺濕地,屬於⾺太鞍溪沖積扇的 ⼀部分。

這邊因為是馬錫山上沖刷而下的土壤形全新世沖積層,土壤為礫⽯、砂、泥、黏⼟所組成,細粒之泥質⼟壤,黏滯性⾼。 而溼地本身⼟層也還是會受沖刷下移,組成材料的疏鬆、破碎,遇颱風豪⾬易致災,濕地內部高低差也一直不斷變化。因溼地周遭地勢起伏大,又地質不穩定、破碎的緣故,也有許多伏流溪與湧泉。


早期因為山坡⽔流陡急的地理條件,⽔資源蓄積不易,故引⽔灌溉。 現今水圳有⼤安圳五⽀圳至九⽀圳共五條圳道,在當代,水圳除了灌溉功能,更與當地⾃然⽣態景觀、社區、在地⽣活息息相關。

以上內容參考、改寫自:

馬太鞍重要濕地(國家級)保育利用計畫核定計畫書

馬太鞍: Welcome
圖片3.png

上圖取自【馬太鞍重要濕地(國家級)保育利用計畫核定計畫書


​馬太鞍濕地今日定位:國家級重要濕地(法令依據:濕地保育法第三條)

馬太鞍重要濕地保育利用計畫(節錄):馬太鞍重要濕地屬於內陸自然濕地,位於花蓮縣光復鄉馬錫山腳下,範圍主要包含芙登溪及周邊公有土地,同屬於「光復鄉大華大全排水系統」排水路及周邊區域,重要濕地面積約6公頃。本濕地定位將結合其永續生態在地循環的概念,促使自然資源在生態系統的承載力和回復力的限度下,有助於維持糧食生產、改民生生經濟和保護濕地生態系統三者之間取得最佳平衡,以確保環境之永續發展。


馬太鞍: About Me

切入點

從上圖所示之濕地相關法規與行政部門的溼地利用計畫,可以看出濕地多重層面的影響

無論是在當代永續利用意義、環保價值的體現,還是在地既有經濟型態與文化利用維持

凸顯濕地此一獨特地理環境與周遭人類活動的緊密關係

以下內容希望能帶著大家從⼈地互動關係(利⽤⽅式)的現象改變

看到馬太鞍濕地周遭聚落的社會變遷層⾯意義(事實)

馬太鞍: 文字
IMG-6155.jpg

不同時空下的人地互動

因旨在介紹、推廣既有研究成果與相關概念,故本部份內容節錄、改寫自:

【幽微的抵抗:⾺太鞍原住民食物系統的變遷】

【知識、實踐與⾺太鞍農民-⾺太鞍部落農民知識的主體再現與抵抗】

節錄、改寫之內容在下文中以「此粗斜體字」標示

馬太鞍: About Me

一、部落自主時期-馬太鞍人與溼地

過去百年前,馬太鞍地區溼地面積約126 公頃,位於距部落(此指舊部落,下圖標示之塔古漠世耕地)約1 公里的Loflof(大華)地區(圖中標示之馬太鞍部落、濕地一帶),本區有嘉農溪、清水溪及芙登溪(Futen)滙流,地勢低漥,水量一時無法宣洩,而形成沼澤地帶(陳淑華 1999:20)。

濕地地區因多伏流湧泉,形成沼澤帶,魚蝦與植物資源豐富,但蚊蟲多與溼氣重,不適宜人居住。過去溼地屬部落公共區域,部落居民會去採集野菜或捕魚,有些人會在溼地邊緣開墾。

溼地作為一實踐場域,體現的是馬太鞍人傳統自給自足生產方式,還有與之緊密連結而產生的社會制度、文化生活。

下圖為【知識、實踐與⾺太鞍農民-⾺太鞍部落農民知識的主體再現與抵抗】

作者羅紀彥於論文中自行繪製

圖片4.png
馬太鞍: About Me

lakaw設施結構

上層為山棕葉覆蓋,提供陰影

中層為九芎樹枝捆,供各式溪魚、溪蝦隱匿

下層為竹筒,供底棲型魚類棲息

lakaw在過去會被馬太鞍阿美族人稱作「魚的家」,是馬太鞍有別於其他阿美族部落獨特的捕魚方式。從人地互動關係去檢視,也顯現了濕地地區的特殊性,進而影響、形成在地居民特殊利用自然的生產方式。

IMG-6209.jpg
馬太鞍: About Me
IMG-6186.jpg

傳統社會生活的溼地連結

傳統上馬太鞍(阿美族)女性在婚姻關係中擁有較大的主導/決定權,因此,lakaw的整潔與否成為 女性判斷男⼈是否勤勞(作為一種婚姻倫理的美德)的標準之一。 而lakaw的清潔與否,決定了魚、蝦和水生野菜生長(入坑)是否有良好的環境,才有漁獲與野菜能採集。

根據農委會2001年的調查,溼地共有陸⽣植物62科144種,水生植物及溼地 型植物99種(游麗方、陳紫娥 2007:163),而作者(【幽微的抵抗:馬太鞍原住民食物系統的變遷】,張瑋琦 )2008年10月 一次與族人一起在濕地找尋野菜,也辨識了49 種之多

我們在此可以看出馬太鞍人對於溼地環境的熟悉,並在此基礎上利⽤溼地⽣態資源。同時這樣的生產方式也衍伸出與palakaw相關的⽂化、社會規範。

馬太鞍: About Me

二、經濟作物引進時期

​​(1900-1945)

隨著日本殖民者的到來,帝國權力第一次滲透台灣東部,打破長期以部落為主要統治單位的狀況

各式殖民政策及相應搭配的基礎建設,開始改變花東地區地貌、生產方式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下圖之標示製圖者為【知識、實踐與⾺太鞍農民-⾺太鞍部落農民知識的主體再現與抵抗】作者羅紀彥

圖片5.png
馬太鞍: About Me

製糖⼯業

日本人利用馬太鞍濕地的湧泉,提供製糖工場所需之工業用水,並以工廠為核心引進一系列的相關物質與制度,如鐵路、甘蔗還有工廠生產線上下游的勞務、支配關係。上圖呈現的是各式基礎設施的營造改變了既有的水文與地貌。而因為工廠工業廢水的排放,也影響了馬太鞍任對於溼地與溪流水系的利用範圍(工廠下游皆難以再作傳統利用)。

新的產業不但帶來生態衝擊,也引進了新的生產型態:

→甘蔗栽植不需要太多技術,也不需太費心力照顧。

→多樣化之旱地耕作轉變為大範圍單一化的甘蔗栽植。

日本人的稅務制度全面實施也強迫部落納入現金支配體系

對於生活上造成的改變則有:

→原先由竹、藤、茅草構成,改為可特過現金交易取得的⽊板,作為防屋建材,也因為新材料的性質使阿美族家屋空間開始有了「領域性區隔」的發展。

→殖民作物的用途內化:甘蔗葉作為覆蓋屋體的建材及牲畜的糧食。此舉影響馬太鞍人過去利用在地植物的習慣,人地互動關係開始改變。

馬太鞍: About

水稻耕作

水稻耕作技術在日治以前,馬太鞍人自加里宛人處習得,但此一階段的文化接觸是偶然、片面而非強制性的。

1930 年代,來自國家與大社會的影響開始加強,這段時期的文化接觸(生產方式改變)是有計畫、全面、強制與而呈現被動的。開始有大面積的種植,稻米逐漸取代傳統主食小米,成為阿美族的主要農作物。馬太鞍溼地因水源充足又耕地穩定,而發展出大規模的水稻種植。

李亦園(1962:13)認為,水稻耕種雖與傳統的山田燒墾大異其趣,但水稻耕作及開闢灌溉溝渠的需要,正適合於馬太鞍人以年齡階級為基礎的生產模式以及集體合作(malapaliw)的社會價值,因此很快就被馬太鞍人所接受了。

​水稻的引進也進一步改變馬太鞍濕地地區地貌。由於水稻有大量農業用水需求,因此日本人在此建立水圳等水利設施,同時禁止馬太鞍人在水圳設置的溼地地區進行傳統的自然利用方式-palakaw(捕魚法),因為會影響水圳的效用(水流順暢),繼工業汙染後又一次疏離了馬太鞍人與地之間的互動關係。

也因為水稻的種植,不同於過去小米,沒有一系列傳統關於種植的禁忌相關文化,程度上又剛好完美利用既有文化、社會制度「mapaliw換工」、「kapot年齡階級」能配合種植稻米大量勞動需求。所以大量的稻米種植大幅影響了馬太鞍人的生活型態、人地互動關係與傳統信仰價值。

馬太鞍: About
IMG-6234.jpg

三、綠⾊⾰命時期

​​(1945-1969)



第⼀次綠⾊⾰命:

隨著國民政府遷台,帶來新一波技術官僚,也因為在中國的失敗,而積極在「復興基地」台灣又重施革新。推動了品種改良、病蟲害防治、水利興修、肥料供應、農業機械化推廣及運銷改善等農業增產措施,到了1952年左右,農業生產已恢復至日治時期的水準(毛育剛 1999:64)。

農業技術的環境傷害:

大量生產的農業技術在此時期被引進馬太鞍,它雖然為農家帶來收入,卻也為溼地生態帶來前所未有的浩劫。

化學傷害→溼地遭受殺蟲劑、除草劑和化學肥料的污染。

河堤水泥化→溪流成為⽔溝⼀般的灌溉溝渠,限制了河水與溼地互為調節 的關係,以致河流兩旁的溼地逐漸消失(陳淑華1999:20)。


當地居民採集野菜及捕⿂的場域也因此縮減,馬太鞍人與傳統生活場域的疏離,也使他們與傳統文化、社會制度逐漸斷裂。

馬太鞍: About Me
IMG-6230.jpg

四、部落人口外流時期

​​(1970-1980)

現⾦經濟的融合:                                                                                                                                         

→戰後新統治者的現代化政策,逼迫原住民與大社會整合,使其脫離自給自足的生活型態,

更加依賴現金經濟。


原住民勞力輸出:

→為了爭取相比農業更豐厚的經濟收入,原住民開始以輸出勞力為生,像是參與北迴鐵路工程、從事遠洋漁業,甚至遠赴沙烏地阿拉伯協助興建高速公路,青壯年離開部落外出工作在當時縱谷一帶的阿美族部落是一種普遍趨勢。                                                                                                     


不過當時馬太鞍一帶的阿美族也因為有糖廠帶來的在地就業機會,所以相對於周遭部落,反而有青壯年能留在在地生活的例外,但反過來想,也可以看到糖廠對在地人生活帶來的密切影響(宰制)。    

農漁牧多角化經營政策:                                                                                                                            

→鼓勵農田改成養殖魚池,魚池上端則闢養豬場,以豬糞作為魚蝦飼料(黃俊傑2000)。             →馬太鞍濕地因此將農地賣給漢族開設養豬場,而豬糞排放到河川 污染了水源,導致河川中的水草滅絕,族⼈不敢在河中捕魚(休閒農業發展的溫床)                                                              

馬太鞍: About Me
IMG-6163.jpg

五、休閒農業發展時期

​​   (1980-1995)

受到全國經濟發展東西不均的影響,馬太鞍部落所在的光復鄉自1980 年代起十年間,人口外流情況日益嚴重,外流人口多為40 歲以下的青壯年。人口的變化也直接反應在產業結構上,因此自1984 年起花蓮地區開始響應休耕政策(青壯年人口、農業勞動力不足)。                                                                                                                                                                


農會也輔導轉作休閒農業,例如欣綠農園就是從養豬場轉型為休閒農業的。欣綠農園是由漢人在溼地經營的事業,也是溼地第一家配合農會轉型休閒農業的業者。它原本只提供露營和烤肉,規模相當小,經營並不是非常好。然而,即便是經營這樣小規模的休閒農業,對當地的原住民而言,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大部份的原住民都不若欣綠農園擁有資金、大面積的土地以及知識技術可經營休閒農業。這些原住民在經濟壓迫下,大多選擇販售溼地的田產以換取現金。只是有能力購買土地的多為漢人,因此溼地的土地就漸漸流入漢人手中;土地不斷切割、販賣的結果,導致現在溼地共有一百多位地主。                                                                                                                                                                                        

也因為過去一連串發展導致馬太鞍人與濕地關係的疏離、剝奪,在這個時期,馬太鞍人實踐其過去之文化習慣諸如:pakelang(完工慶祝儀式)、捕魚及吃魚(具儀式性「斷開」不同階段的文化意涵),的實踐,其實也從傳統濕地轉移到了這些被汙染、剝奪後,在破碎溼地上建立的人工休閒農業場域。而這些原本只是以服務在地居民為主的休閒農業環境,也為下一波的觀光化發展提供了一個基礎建成環境。                                                                                                                                                   

馬太鞍: About Me
IMG-7697.JPG

六、觀光發展時期

   (1995-  )

馬太鞍溼地近十年來的變遷,主要受到近代興起之原住民文化重建運動及原住民觀光熱潮影響,而這兩個現象都與1995 年文建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政策,選定馬太鞍等十個社區做為示範點有關。原本社區營造的目標未必要朝觀光發展,然而,2000 年週休二日施實後,國民旅遊熱潮再度興起,花蓮乃至於台東地區開始展現它所擁有尚未被工業資本主義破壞之高山大海、未受都市化「污染」之原住民文化的觀光吸引力。


觀光事業的興起卻影響了溼地的空間利用型態,觀光客取代地方居民成為溼地的主要使用者。


「拉藍的家」由馬太鞍阿美族人蔡義昌所經營,以文史工作及文化解說起家,是溼地最早接受社區營造概念者。1996年馬太鞍中選為社造示範點時,蔡義昌經常接洽社造觀摩活動,進而於1998年登記「拉藍的家」民宿,開始經營觀光事業,是最早將文化生態導覽引進溼地,影響溼地其他業者轉型的人。

馬太鞍: About Me
IMG-6224.jpg

結論

馬太鞍: About

部落被迫納入當代資本主義體系與國族/國家

殖民主義的現代化工程迫使人們與自己的歷史斷裂,接受一套新的發展史觀。資本主義的土地利用模式,使馬太鞍人與自然的關係斷裂。現代主義的自然觀,使人做為食物鏈的一環(而非主宰)的關係斷裂,摧毀了傳統食物系統及其相關之社會結構。為了適應現金經濟,人們脫離故鄉、家庭,導致文化傳承斷裂。資本主義的私有財產觀瓦解了部落共享的機制與價值。


馬太鞍: About Me

Lakaw作為文化表徵之地方政治意義與無力

我們可以看到馬太鞍人從多元面向切入,重建溼地食物系統的努力,然而,吊詭的是,他們並沒有發展出一套新的策略來面對族群的未來,反而是借用「從都會人那裡借來的生態觀光」來重建溼地生態。

Lakaw及風味餐的再現的確恢復了部份的溼地生態環境,建立了少數農民與餐飲業者間的關係,但終究只是少數。由於這些餐廳所服務的對象大多是主流社會的漢族,菜單必須依觀光客的習慣而調整;同時也必須滿足大量旅客所需及兼顧旅遊的淡旺季波動;食材的供應必須穩定、大量、均質且不能口味過於獨特。而這樣的大眾食物供應系統排除了小農加入的可能,使得原本強調「在地化」的風味餐為求食材來源的穩定,不得不擴大「地方」的定義,以維護傳統地方食物的「正統性」。因此,風味餐廳普遍強調,只要是「阿美族」常用的食材皆可,未必要取自於「馬太鞍」,這是生態觀光及風味餐無法著床於濕地農民的生態、生活、生產關係中之原因。


馬太鞍: About Me

地方,創生了嗎?是誰拿走了利益?

馬太鞍濕地農民及其所延續的土地利用方式(文化),作為與溼地人地互動最密切的一個角色但卻遭遇:

馬太鞍社區營造雖然再現了溼地傳統食物系統及溼地生態的價值,但它的行動卻難以召喚濕地農民的參與,對改變農民的弱勢處境也效果有限。本研究認為,此乃是因為他們所提出的願景並未跳脫出資本主義的邏輯以及國家計畫的引導,真正從農民的位置出發,創造另類發展的想像之故。也許是長期的殖民加深了馬太鞍人對資本主義的依賴,使得他們缺乏資本主義邏輯以外的想像,因而在資本主義的發展邏輯中想要對抗資本主義,以致這樣的對抗力量是如此地幽微,隨時都可能被下一個新的國家發展計畫所吞 。

壟斷社區營造主導權(及其所附帶之文化詮釋權)的馬太鞍地方菁英如今之窘境:

受到社區營造及族群文化復振運動的影響,少數掌握資本主義遊戲規則且有能力跨越斷裂的馬太鞍菁英,期望藉族群觀光做為解決地方生態環境、文化傳承及經濟困境的媒介。然而,長期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馬太鞍人的社群生活及宗教早已解體或遭放棄,不論是部落景觀或族人生活方式皆與漢族社區鮮有差異(李亦園1962:13-14)

馬太鞍: About Me

​引用文獻

知識、實踐與馬太鞍農民-馬太鞍部落農民知識的主體再現與抵抗

幽微的抵抗:馬太鞍原住民食物系統的變遷<臺灣人類學刊 9(1):99-146,2011>

馬太鞍重要濕地(國家級)保育利用計畫核定計畫書(內政部,中華民國107 年8 月29 日實施)

馬太鞍: About Me
IMG-6187.jpg

感謝閱讀

馬太鞍: Welcome
bottom of page